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平均需花45 分鐘才能入睡,睡眠是斷斷續續的容易醒來,睡眠效率也較差,也就是說,他們即使和一般孩子花同樣的時間躺在床上休息,其中真的有在睡覺的時間是比較少的。

 

 

本院江伯倫副院長帶領的兒童過敏免疫研究團隊、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張詠森醫師,與臺大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李佩玲醫師合作,以客觀的睡眠儀器腕動計(actigraphy)及多頻道睡眠紀錄儀(polysomnography),評估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的睡眠型態。研究團隊發現,夜間褪黑激素分泌較少者,睡眠較差,皮膚炎也較嚴重;另外,對塵蟎過敏者也睡眠較差。此一研究成果已發表在小兒科學全球第一名的醫學期刊「Pediatrics」(兒科學)。
 
異位性皮膚炎(俗稱濕疹)是一個慢性反覆發作、搔癢難耐的過敏性皮膚病,罹患異位性皮膚炎的小朋友,在晚上睡覺時會因為搔癢、一直抓而睡不好,小朋友不易入睡之外,夜間也容易醒來,醒來後也不易再入睡,連帶影響家人晚上也無法安眠,更影響了小朋友及家人們的生活品質。
 
異位性皮膚炎在臺灣兒童的盛行率高達15-30%,而且逐年在增加。國外已有研究指出,有睡眠問題的小朋友比較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、過動、行為異常、或學業表現較差的情形。
 
德國的研究也顯示,嬰幼兒時期有異位性皮膚炎合併睡不好的小朋友,到了10 歲時出現情緒問題的機會是同齡兒童的2.63 倍,出現品行疾患的機會則是同齡兒童的3.03 倍。因此,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的睡眠問題相當值得重視。
 
本團隊的研究結果顯示:
 
1. 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平均需花45 分鐘才能入睡,睡眠是斷斷續續的容易醒來,睡眠效率也較差,也就是說,他們即使和一般孩子花同樣的時間躺在床上休息,其中真的有在睡覺的時間是比較少的。另外,睡眠時腦部主要儲存能量及記憶的非快速動眼期(non-REM sleep),在異位性皮膚炎兒童也顯著的較短。
 
2. 異位性皮膚炎越嚴重的兒童,睡眠的狀況越差。若異位性皮膚炎嚴重度分數(SCORAD)≥48.7,則可預測病童的睡眠效率極差。
 
3. 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睡不好的原因,除了和癢及搔抓有關外,也與褪黑激素及塵蟎過敏有關,因此確實避免塵蟎接觸,及使用褪黑激素治療,也許會對異位性皮膚炎兒童的睡眠有所幫助,目前研究團隊也將往這方面繼續研究,並試著分析睡眠問題的致病機轉及改善方法,以期幫助異位性皮膚炎兒童及其家人解決長期睡不好的困擾。
 

 

資料來源參考:國家網路醫院

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pid=43459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亦然手工皂 的頭像
    亦然手工皂

    亦然手工皂~芳香健康身心靈療癒工作坊(芳香療法,創業,手作,長照,園藝治療,營養學,精油理療)

    亦然手工皂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